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崇祯本科生 > 第三百零三章:惯性思维混官场

第三百零三章:惯性思维混官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咱们怎么办?”樊一蘅急切地看着王应熊,这老狐狸既然敢和朝廷对着干,肯定有自己的一些手段。

王应熊没有说话,他只是来回在大厅里渡来渡去。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王应熊才又重新坐回椅子上说:

“派人去迎接吕大器来遵义。”

“督师万万不可......”樊一蘅急忙要拦住,这要是把权力交出去了哪里还有他们这些人的好日子了?

王应熊伸手阻挡了樊一蘅的话,他有自己的考虑。而且以王应熊看来,自己的办法绝对万无一失。

“你先别慌,我料想朝廷也无暇顾及云贵川。张献忠的部队也不是好惹的。没有了我们这十几万军队的协助,皇上想凭借石柱那几万新兵就想剿灭献贼?简直是痴心妄想。”

文官们基本有一个通病,他们大多数都以为自己很聪明。这些读书人一个个从小都是学霸,所以在这些人的眼中,天底下就没有人能聪明得过他们。

他们自负,自大,也自信。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玩弄所有人于鼓掌,最后就是不断地要给自己找一个政治对手出来,这种思维深入骨髓。

“督师,万一皇帝从南京派人到这西南来,我们该如何?”樊一蘅同样是进士出身,只是他没有机会进入京城当京官而已,没有王应熊的道行。

“朝廷最多也就派几个人过来,还能把整个西南都换了?这大西南,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在王应熊看来,南京是不可能一下子派出几百上千的官员来西南的,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认为,所谓的朝廷大员,无非是像吕大器这样的一两员大员过来就了不得了。

对于吕大器,他王应熊完全是轻视的,他当阁老和礼部尚书的时候,吕大器还只是一个甘肃巡抚呢。

“督师的意思是咱们阳奉阴违,到时候架空吕大器,反过来控制住军权?”樊一蘅觉得王应熊的手段真是高明,如此他们还是大西南的土皇帝。

“在我的地盘上,我还能让他们做主了不成?”王应熊捋着胡须,非常得意。

蜀中的乡绅官僚集团,没死的差不多都集中在了遵义,光凭这个王应熊就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他王应熊就是这些人的再生父母,这些人如何会不听他的?

而且王应熊手上还不止这点牌,嘉定(乐山)的杨展、叙州(宜宾)范文光、铜仁的皮熊、仁怀的王祥等加起来人马超过了十万,王应熊觉得依靠这些兵马,秦良玉的什么新川军根本就吃不动,能耐他何?

大明崇祯十九年冬月底,吕大器和沐天波带领着三万滇军顺利地抵达遵义城外,吕大器明面上接管了总督府。

王应熊当着所有人的面,假装把总督打印交给吕大器,并且装作要告老还乡。

“王大人,下官乃替皇上旨意办差,还请多多谅解。”从内心深处讲,吕大器是不愿得罪王应熊的。

大家都是东林出身,而且吕大器的影响力比王应熊还要小,加上王应熊现在的行为做派,反而让吕大器觉得是朱由检多疑了。

“吕大人客气了,王某年迈,早就应该脱下身上的担子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王应熊完全可以倚老卖老,他的进士可是比吕大器早了整整十五年。

“那下官就要宣读一下皇上的旨意了?”吕大器很为难,以为朱由检前几天才送过来一道圣旨,而且意思让他完全不能理解。

“吕大人只管宣旨,王某莫有不从。”王应熊微笑着说,似乎他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将死老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