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七百二十三章 黑暗之中亦求索(2 / 2)
“但这种正规军与拳民混合在一起,其实并不能提高多少战斗力,对上西洋列强,仍然是不堪一击,拳民们其实大多数是比较愚昧的村夫,是真的信了那套刀枪不入的说法,他们很勇敢,面对着八国联军的大军,面对着先进的洋枪洋炮,一批批地冲上去,一批批地给打死,尸横遍野,却连洋人的身都很难接近,而清军的正规军打得也不错,尽了全力,可是在对战之中,也不敌西洋列强的大军,最后,在损失了数万军队和十余万拳民之后,清朝战败了。”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整个后宫,还有大多数的官员,一路西逃,不战而放弃了北京城,留在城中的八旗百姓们和不愿意逃跑的部份清军将士,和八国联军进行了最后的战斗,造成了敌军不小的伤亡,但这场战争,仍然是以八国联军的胜利而告终。毕竟攻破敌国首都,要是换在传统的中国,那差不多都可以意味着王朝的灭亡了。”
“但是八国联军和西洋列强们,所设想的那种北京城一丢,全国各地的盗匪与军阀揭杆而起,天下大乱,中国四分五裂的情况,却没有出现,虽然南方的那些个曾经的团练首领和他们的弟子们,搞了个东南互保协议,没有派兵北上支援慈禧太后,但也并没有因为北京城的失守而宣布自立,就全国范围来说,也不象历朝历代那样各地反叛四起,处处烟尘。”
“慈禧太后在逃亡路上与八国联军讲和,除了付出了巨额的赔偿之外,还下令处斩那些主战的,主张与义和拳联手对敌的官员们,并宣布义和拳是反贼叛民,下令各地的清军官员要对其加以剿灭。”
“腐败无能的清军,对付西洋列强不堪一击,但是屠杀和镇压起以普通百姓与农民为主的义和拳成员,那是如狼似虎,于是这场反对外敌的,从底层民众发动的运动,惨烈地失败了,加上之前的变法运动的失败,全国上下,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有识之士的士族,都已经看清楚了,清朝的统治者,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皇帝,还是那些满族八旗的勋贵,都已经没有资格再去领导这个国家,领导中华民族对抗外来的侵略了,尤其是对于想要彻底吞并和灭亡中国的日本和沙俄这两大列强,是必须要换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带着全国上下一起对抗他们。”
“那个时代的仁人志士们,就抱着这种救亡图存的思想,开始了各种救中国的尝试,有些人去学习西洋各国的政治和军事模式,想要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有些人想要继续洋务运动,以中国的财富换取西洋的武器,推翻清朝,以汉族为基础编练新军,以四亿的汉族人力,来完成庞大军队的建立,还有的则是主张暂时投靠与倒向几个列强,利用列强之间的争斗,争取自己变法图强的时间。”
“当然,还有一部分的人,坚决地要求进行彻底的革命,因为中国的衰弱,是自下而上的,根源不在于皇帝或者是太后的无能,而在于基层的乡村的控制权,一直是在地主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