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忽悠,全是忽悠!(2 / 2)
他自诩才情过人,平日里也颇以诗词自傲。
可那些诗词,不过是闺阁女儿间的吟风弄月,与“流芳千古”这四个字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铨兄弟,你……你当真认为,军中诗词,能让人……流芳千古?”贾宝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丝期盼,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王夫人让他来打探贾铨底细的交代。
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那四个字,以及贾铨所描绘的,那条通往“流芳千古”的道路。
贾铨看着贾宝玉激动的神情,心中更加笃定。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这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哥,拉进了自己的“局”中。
“你觉得,岳武穆的《满江红》如何?”贾铨不答反问。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贾宝玉脱口而出,这是他少有的,能倒背如流的非闺阁诗词。
“好!果然好记性!”贾铨抚掌赞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等气吞山河的词句,难道不能流芳千古吗?”
贾宝玉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
“再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贾铨继续说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等苍凉悲壮的诗句,难道不能流芳千古吗?”
贾宝玉沉默了。
他从未想过,诗词,竟然可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如此震撼人心的气魄。
“还有那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宝二哥,你品,你细品!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悲壮!这,就是军中诗词的魅力!”贾铨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贾宝玉耳边回荡。
贾宝玉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浑身都颤抖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厮杀声,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
“铨兄弟,我……我明白了!”贾宝玉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这军中诗词,果然与我们平日里所作的诗词,大不相同!”
“宝二哥,你悟了!”贾铨笑着点了点头,“军中诗词,讲究的是真情实感,是生死之间的感悟,是家国情怀的抒发!只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创作,未必不能写出流芳千古的佳作!”
贾铨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他当然知道自己在忽悠,但他更知道,对于贾宝玉这种“文青”来说,这种“精神鸦片”的诱惑力,远胜于任何金银珠宝。
“铨兄弟,你……你能教我吗?”贾宝玉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
“教你?”贾铨故作沉吟,“宝二哥,这军中诗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你需得亲身经历过战场的残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
“我……”贾宝玉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不可能去参军,更不可能上战场。
“不过嘛……”贾铨话锋一转,“宝二哥若是真有心学习,倒也不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