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南北朝,敕勒长歌 > 第138章 乱棋收局复何求(三更,求追读)

第138章 乱棋收局复何求(三更,求追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军主于乱军之中救出太原王氏嫡子的举动当真妙极!”

苏绰指着络绎不绝的牛车:

“河北七姓已有三家遣人去怀朔示好,连范阳卢氏都派了典农都尉前去寻段领军。”

高欢笑而不语,从怀中取出半枚玉珏。这是前日从尔朱荣使者身上“掉落”的信物,与王涣那枚断裂的正好契合——当年太原王氏与范阳卢氏联姻的信物,此刻成了他打开河北门户的钥匙。

城南突然传来骚动。王涣带着三百士子围在新建的“怀朔书院”前,众人合力抬着的匾额上蒙着猩红绸布。

绸布掀开的刹那,围观的老卒纷纷落泪——那竟是太原城门的残木所制,焦痕间依稀可见“忠孝节义”的刻字。

“破六韩拔陵祸乱北地,河北汉人世家颇受其害,高某实是痛心不已。”

高欢突然走进人群,将一物展示给众人:

“诸君请看!”

手中布帛展开之后,露出里面裹着的《左传》残卷。

书页间夹着的,正是各地士族被破六韩拔陵焚毁的族谱副本以及各大家族私藏的一些书籍名录——原来司马子如月前所谓的“特殊任务”,不仅有救回王氏嫡子那么简单,还有抢救这些文化命脉!

博陵崔氏的一位老者颤巍巍捧起族谱,忽然率众行稽首大礼:

“高军主存续文脉之恩,河北士林永志不忘!”

五日后,尔朱荣的使者来见高欢,还送来了一支刻有“贺六浑”三字的箭矢。

“我家主公说,此物合该物归原主。”

使者故意抬高声调:

“破六韩拔陵已经被我家主公生擒,主公让我来知会军主,北地之事,还望军主善自为之!”

高欢抚掌大笑:

“代我谢过梁郡公。”

高欢亲自为使者斟酒,接着道:

“梁郡公天纵神勇,经此一役,洛阳诸公当已知道何谓天柱之才!可破六韩拔陵虽已被勘平,其麾下鲜于修礼、杜洛周等人仍在,劳烦贵使转告梁郡公,北地之事,我贺六浑日后以梁郡公马首是瞻,誓不相违!”

…………

是夜,苏绰兴致匆匆的摆开棋局与高欢对弈:

“经此巨变,河北士人之心当属军主啦!”

高欢捏着棋子轻笑:

“六镇之地,向来胡风盛行,鲜卑、契胡等外族之人混杂其中,犹如沸鼎之汤,翻腾不息。

便是连那与我最为亲近的侯万景,也不是我汉家儿郎。若非令绰行此乱武之计,以奇策搅动风云,令这些胡人彼此猜忌、内乱丛生,我等在六镇的境遇,恐怕要艰难许多。

再加上现下河北各汉人世家豪族被破六韩拔陵一番打击下来,难有依附,看来看去,也就只有我怀朔高欢算是个汉人之中还有些武力的。他们不投怀朔,还能去哪儿?”

顿了顿,高欢看向苏绰感慨道:

“这等局面,我之前是想都不敢想啊……”

伴着两人对弈,远处传来新募士卒的操练声,唱的既不是胡笳调也不是汉家乐,而是王涣新编的《安民谣》。词曲间杂糅着敕勒川的长调与河洛雅音,竟意外地动听。

PS:感谢所有愿意为笔者这个小透明投票打赏的朋友们,新书期,理不直气不壮十分心虚的求收藏追读,这对这个阶段的书来说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涉及到推荐什么的),在此稽首拜谢啦!ru2029

u2029……今天加更,终于写完了,先去觅食。感谢大伙儿的支持鼓励哈,近期有余力加更的话一定会多更。

u2029

还欠“乐子风”、“夏乐扣会有很多WDC”、“XC危险之路”等大大不少章呢,小透明心里都记着,以后一定多多加油!

u2029

(另外,悄悄说一句,不是不愿意多更,一来是历史文查资料需要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剧情构思,实在是太费脑子了……二来是我可能有点强迫症,总害怕写的太快质量控不住……哎,不找借口了,我加油码!)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