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火烧到了京城(2 / 2)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邵质站了出来,说道:“事急从权,暴民作乱祸乱三省,若是送信到应天,一来一回也要大半个月,那不是耽误了最佳时机么?”
“殿下给了长安侯‘便宜行事之权’,不就是为了应对这突发的状况?若殿下处置了长安侯,岂不是在打殿下的脸?让天下人看笑话?吴大人,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邵质虽然与吴沉、宋讷、杨伯成三人同为大学士,为朱标提供咨政,但他与吴沉三人的关系走得并不近,在政见上也多有相左的地方。
以福建沿海的海贸来讲,邵质、吴伯宗更偏向于将海贸的大头掌握在朝廷手中,至于民间的海贸走私做好管控即可,即便有小股走私也是可以接受的。
结果随着杨帆在南边的调查,不查不知道,邵质、吴伯宗这才发现,海贸走私的情况极为严重。
这样下去,用不了三五十年,朝廷还能从海贸生意里获得的赋税能有多少?
故邵质、吴伯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与宋讷、吴沉等人的争论就此爆发。
宋讷咳嗽一声,说道:“邵大人此言差矣,殿下给予了长安侯‘便宜行事之权’不假,但殿下可从未让杨帆胡作非为,福建三省的民乱,皆因扬帆而起,如今,最好让杨帆归京,这案子交给别人来查。”
“杨大人已经在福建调查了多日,该查的也该查出来了,让他归来平息百姓愤怒,然后殿下再派遣得力之人,继续调查,岂不是两全其美?”
宋讷话说得好听,可一旦杨帆离开,再派遣新人过去,时间拖延了不说,谁还能有杨帆这种魄力与手腕?
调查的深度与烈度可能戛然而止,最后,依旧不能动摇福建三省市舶司的腐朽根基。
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闻言,冷笑一声说道:“宋大人,长安侯调查正值关键的时刻,岂能随意调换?宋大人此言扰乱人心,莫不是与福建的某些官员,有勾结?”
吴伯宗一句话,让宋讷老脸涨红,恼羞成怒地说道:“吴大人!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宋讷堂堂正正,何时与人勾结?”
吴伯宗阴阳怪气地说道:“宋大人在问我?是否与勾结只有宋大人你自己心里知道,既然你自认清白,何必担忧杨大人调查?”
宋讷与吴伯宗之间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很快其他的大臣也开始参与到争论中。
早朝的奉天殿,俨然成为大臣们的辩论场,谁都说服不了谁,吵得朱标头大。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毛骧却悄然来到了奉天殿,送来了一封来自福建的奏疏。
奏疏自然是杨帆送来的,且奏疏的内容极为精彩,让朱标都愣住了。
群臣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望向朱标,他们感觉到朱标手中的奏疏,传来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
果然,朱标起身望着群臣,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道:“长安侯来信,称已经将三大市舶司中的所有官员、吏员审讯完毕!”
群臣的神情各不相同,有的人面无表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面露惊讶,还有那么一丝的恐惧;还有人则喜笑颜开,比如李景隆。
李景隆含笑说道:“长安侯行事雷厉风行,市舶司中的贪官污吏已被肃清,将来市舶司必定会迎来一番新气象!”
朱标眼中闪过一抹笑意,道:“曹国公说得没错,不过,在彻查市舶司官员及相关人等中,还涉及到了我大明朝中一位官员。”
朱标此言一出,朝中的大臣无不是脸色一变,吴沉、宋讷等人更是眼中流露出一抹惊骇。
华盖殿大学士邵质轻声问道:“请问殿下是哪一位大人?长安侯可有证据?”
邵质支持杨帆彻查案件不假,但他也防着杨帆,防着杨帆借机排除异己。
朱标摇晃着手中的奏疏,朗声道:“账册一本,往来书信三封,及相关官员、吏员口供共一十二份,这份证据,可够?”
邵质闻言伸手拜了拜不再多言,谨身殿大学士杨伯成试探着问道:“殿下,杨大人奏疏中所说掺和到市舶司一案中的,是何人?”
朱标的目光扫过群臣,凡是被朱标扫过的人无不是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最终,朱标对上了吴沉的目光,道:“吴大人,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么?”
吴沉的心中一沉,双腿直打颤,道:“殿下,臣……臣绝对没有做贪赃枉法的事情,臣冤枉,冤枉!”
吴沉“扑通”一声跪地,为自己辩解:“臣与福建市舶司没有任何的联系,这里面一定有误会,是……是长安侯蓄意报复臣!”
吴沉的辩解并未让朱标有丝毫的动容,朱标说道:“来人,将吴沉带下去收押,着刑部、都察院联合审办,不得有误!”
吴沉的哭喊声越来越远,剩余的大臣们也没有了方才辩论的劲头与心气。
朱标很满意朝臣们的状态,道:“本宫相信长安侯,长安侯为国为民在南边查案,今后,谁都不许再提将长安侯调回来的事情!”
之前还站在吴沉那边的人,即便是杨伯成与宋讷也不敢再说话,生怕被牵连。
一场对朱标的施压,还未进行到底,就被杨帆送来的证据击破,这一招正打在了他们的要害上。
也让朝中针对杨帆的官员们猛然一惊,这场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到了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地步!
当夜,应天城中某处不起眼的宅邸。
吏部尚书詹同、大学士宋讷、杨伯成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詹辉齐聚。
气氛有些凝重,众人一言不发,对满桌的酒菜谁都没有兴趣,不曾品尝一口。
良久,吏部尚书詹同方说道:“杨帆,好狠的手段,轻飘飘一封奏疏,便将吴沉打入牢狱,此人不除,我们永无宁日!”
宋讷看向詹徽,问道:“詹大人,吴大人当前的情况如何?可有回旋的余地?”
詹辉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奉命与刑部联合,彻查吴沉,杨帆从福建送来的证据詹辉都看了一遍,他的脸色不好看,摇了摇头,说道:“以当前的证据看,吴大人想要全身而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