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杨士奇生死不明(2 / 2)
李景隆对杨士奇没有那般看重,现在反而比杨帆要冷静,分析其中的诡异之处。
李景隆这么一说,杨帆也感觉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杨士奇不知所踪,训练有素的四名锦衣卫也死了。
当许多巧合凑在一起的时候,还能是巧合么?
杨帆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捏着书信,喃喃道:“杨士奇失踪,证据丢失了不少,仅凭送回来的少量证据,恐怕无法调动更多官员前往南边,若杨士奇真的是被人所害,那整个南边可谓危机四伏,官与商勾结沆瀣一气,有把控海贸之意图。”
海贸的利益集团形成的合力,比杨帆想象中要形成的早,形成的合力也更大。
若不及时出手干预,就算未来大明能征服东南亚,也迟早会毁在这群蛀虫手中。
李景隆闻言眉头紧锁,道:“大人,市舶司一案,仅靠刑部恐怕查不清,要早做打算才行。”
杨帆微微颔首,说道:“此事需面见陛下,九江,今日的推演就到这里,我现在出发,入宫面圣!”
李景隆有些惊讶,道:“如今已经入夜,等到了皇宫陛下都歇息了,要不等明日吧?”
杨帆摇了摇头,说道:“时不我待,这件事一定要陛下亲自过问才行!”
海贸事关未来大明的财政与国策,也关乎未来大明对东南亚的掌控,这件事太重要,重要到不能单纯见朱标,要见朱元璋商议对策才行。
一个多时辰后,乾清宫外。
杨帆与李景隆站在细碎的小雪中,静静等待,李景隆忍不住微微跺脚,道:“陛下怎么还未给个消息,是见还是不见我们啊?”
杨帆入宫,李景隆非要跟着进来,结果在雪天里面一等就是三刻钟。
杨帆低垂着眼眸,神情平淡,道:“你若是觉得太冷,就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等待就好。”
李景隆摇了摇头,说道:“我都说了陪着大人来,怎可半途而废?今日就算站一夜,我也要等!”
说完,他搓了搓手,压低声音,道:“这么大的事情,为何陛下迟迟不见大人?这可不像陛下的行事作风。”
朱元璋嫉恶如仇,素来厌恶贪腐,更厌恶官员结党营私,与商人沆瀣一气。
他们正说着,乾清宫的宫门终于缓缓打开,内官总管云奇从里面缓缓地走出来。
见到云奇出来,杨帆与李景隆迎上去,杨帆轻声说道:“云内官,陛下怎么说?”
云奇往四周看了看,说道:“杨大人,曹国公,陛下说他乏了,这件事请两位大人去武英殿找太子殿下处理吧。”
啊?
李景隆傻眼了,问道:“陛下真是这么说的?这么大的事情陛下都不过问?云内官要不您再去问问?”
杨帆拉住李景隆,向云奇道谢,道:“有劳云内官,九江,我们走。”
李景隆被杨帆拉扯着离开,云奇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悄然返回乾清宫。
待云奇进入乾清宫内殿,洪武皇帝朱元璋正捧着一卷书,看得出神,云奇小声说道:“陛下,已经按照您的意思,让他们去武英殿那边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没再说话,云奇犹豫了片刻,道:“陛下,容奴婢多一句嘴,这么大的事情您……真的不管了么?”
朱元璋头都没有抬,幽幽说道:“咱不理朝政,那些暗处的家伙开始露出真面目,这才好,该让太子见识见识风浪,你让毛骧盯着就好,其他的不要插手,全部让太子来处理。”
朱元璋很期待,朱标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若是能完美地解决,朱元璋便真的安心了。
皇宫,武英殿。
朱标的眼睛瞪大,不敢相信杨帆带来的消息,道:“什么?杨士奇生死不明?锦衣卫亦死了四个?”
杨帆将纪纲传回的信件呈递给朱标,道:“殿下请看,这是纪纲的传讯,臣认为这次船只倾覆来得诡异,锦衣卫之死也有疑点。”
朱标派出去的锦衣卫,全都是杨帆精挑细选,武艺高强者,不过,这些锦衣卫有个特点:少有精于水性的。
杨士奇在陆上的时候顺顺当当,偏偏走水路返程的时候出了意外,怎么想都透着诡异。
朱标越看信件越是气愤,怒道:“好!好个泉州市舶司,好个广州市舶司!还有宁波市舶司,他们将朝廷的法度放在哪里了?前些年市舶司收益甚微,差一点被取缔,花费了多少心思才有今日的收益,他们却与商人勾结!查,给我查!”
朱标下定决心清查,但要派遣谁过去,又是一个问题,首先,派去的人必须能力足够,还要能持身中正,不会被同化。
其次,派去的人还要身份地位够,能压得住那些地方官,且能保护好自身安全。
最后,派去的人初期还要隐藏好身份,暗中调查,不能再打草惊蛇。
朱标冥思苦想都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杨帆对朱标说道:“殿下,臣有一计策与人选,可助殿下清查市舶司弊政。”
朱标闻言来了精神,对杨帆说道:“哦?杨先生要推荐何人?快快说来。”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若要他前往南边,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瞒住应天城的百官才行。”
杨帆在武英殿中待了两个时辰,离开的时候已经快要到子时,除了曹国公李景隆,没人知道杨帆与朱标谈论了什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场风暴将席卷三大市舶司,席卷掌握大量财富的南方富商。
从武英殿离开后归家,杨帆并未有什么大的动作,连续三日都是按部就班,在家中饮酒、品茶,偶尔与李景隆以漠北为沙盘,推演战局,日子过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