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武昌事变(2 / 2)
军事上,列强将军舰开到了长江,并且武昌的租界增兵,时刻威胁着武昌政府的安全,经济上,实施严密的封锁政策,切断贸易往来,使武昌地区物资匮乏,经济陷入困境,政治上,他们施展分化瓦解的阴谋诡计,扶持亲帝国主义势力,妄图从内部颠覆武昌政府,逼迫其就范。
而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这群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面对革命的冲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紧紧抱住汪季新集团的大腿,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不断施压,要求汪季新采取强硬手段,镇压革命,以维持他们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
1927 年 7 月中旬,汪季新在武昌召集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这一会议,成为了反革命叛变的关键转折点,会议上,汪季新等人撕下伪装的面具,公然抛出分红主张,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他们决定在短短一个月内,召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妄图通过所谓的合法程序,将分红合法化,更为令人发指的是,在会议尚未正式召开之际,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向红党,党人举起屠刀,以裁制红党违反民党主义政策的言论行动为借口,实则是为大规模镇压红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舆论氛围,为即将到来的血腥屠杀制造合法借口。
会后,汪季新的武昌政府彻底撕破了脸面。工会、农会等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希望的革命团体,被反动势力无情封闭,大门紧锁,曾经热闹非凡的活动场所变得冷冷清清,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些革命的武装力量,被强行解除武装,他们手中的武器被收缴,反抗的力量被无情镇压。
在大街小巷,在乡村田野,无数红党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杀害,他们或被残忍枪杀,或被绞刑处死,鲜血染红了武昌的大地,无数的红党党员们怀揣着红色主义的崇高理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在这场腥风血雨中,英勇不屈,视死如归,不为反革命所诱惑,英勇就义。
这一系列反革命行动,彻底无情的摧毁了革命的成果,民红合作的轰然崩塌,曾经携手共进的革命伙伴,如今分道扬镳,甚至兵戎相见,中国革命陷入了至暗时刻,原本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暂时转入低潮,全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
在这个危机存亡的关键时刻,党的全国大会终于要在武昌进行召开,为了全国大会的召开,周亦云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难,借着剿红的名义,周亦云将军队里面表示效力忠于南京的黄埔系军队调动南下,并且向南京方面要求第一军和第一装甲师西进进行接应,部队沿着长江以北行动。
当汪季新得知三分之一的军队脱离了武昌政府,直气的汪季新大骂周亦云忘恩负义,不为人子,如今的汪季新已经自绝于红党,周亦云在武昌汪季新也不敢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