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宋茜过来(2 / 2)
早晨,我没有喝酒。小叔吃过早餐来到我们家时,我们正好在吃饭。老爸招呼他坐下,陪他喝了两杯酒,大哥也喝了一点。小叔的生活依旧如昔,现年快四十五岁,长相平平,没上过学。小时候,爷爷没有照顾好他的成长,奶奶在他出生不久后便去世了。那时,国家刚解放,家家户户都在为温饱而挣扎,小叔也许正是在那个年代变成了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老爸、大伯和大姑都是解放前出生的,爷爷当时是个小商人,生活尚算过得去,奶奶家则是大地主,时常接济他们,日子还算可以。可小叔却是解放后出生的,爷爷的成分不好,奶奶的去世更是让他失去了依靠。吃不饱的他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老爸和大伯在六十年代上过中专,那时大学稀少,文革运动期间大学停办,然而,他们两个凭借中专的学历,在七十年代后期顺利考入了国家干部的行列。小叔却在二十多岁时失去了爷爷,变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大男孩。老爸和大伯只能顾及自己的小家庭,最多在过年过节时叫他来吃顿饭。
小叔身体虚弱,精力不足,无法好好管理那一小片土地,只能勉强种些供自己吃的菜。种菜的技术他几乎没有,所以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前两年,他开起了公司,借了我一些资金,心里却担心上面会查出来,影响到自己,得不偿失。最重要的是,我和小薇的关系已经过去,不想因为公司的事情让彼此难堪。几天前,我把退股的一部分钱给了小叔两万元,希望他能省着点,过上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
吃完早餐后,我和砾砾前往县城准备订房,小妹也想跟着我们。我们无奈之下只好带上她,反正现在是过年,她也不用上学。她正值叛逆期,或许让砾砾多陪陪她会好一些。毕竟,家里人已经把砾砾当成了自己人。我启动小车,砾砾和小妹坐在后排。老妈走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她要准备晚饭。我想了想说:“晚上回来吃饭,你先准备好吧,砾砾会有一个老乡过来。”这两年,家里人也习惯了过年时会有陌生人到家里吃饭,老妈对此早已不再奇怪。
我们很快抵达县城,找了一间由县政府管理的度假村式酒店。房价也算合理,每晚两百多元。可我想,宋茜作为都市白领,安排她住那些几十元的小旅馆实在不合适。于是,我和砾砾开了一间豪华房,窗外正对着一个人工湖,风景相当不错。这个人工湖其实是我们山区的鱼塘,面积超过一百亩,水质很好,水源是高山流出的山泉水。为了建这个酒店,酒店方购买了鱼塘,并经过一系列改造,变成了一个水上公园,成为县城里最好的酒店,按评级标准,可能在三星以上。
我们三人在酒店的房间里泡了一壶茶,静静等待宋茜的到来。我和砾砾站在窗边,望着小公园里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心情格外愉悦。快到十一点时,我接到宋茜的电话,她说已经到县城的范围内。我让她直接开进县政府后面的度假村,房间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直接上楼。没过多久,我们从窗口看到宋茜开着她的小车驶入视线,随后便听到敲门声。她带着一个小行李箱,显得干练利落,短发让她看起来精神十足。
宋茜察觉到我目光的异样,担心砾砾会感受到不寻常,于是开口说道:“砾砾、阿伟,我开了一上午的车,感觉有点饿了,怎么不打算请我吃一顿?”她轻松的玩笑打破了我的愣神,我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回应:“好啊,我们就是在这里等着你,一起去吃午饭,晚上去我家吃。”她问:“你家远不远?”我回答:“还是有点远,我住在农村。”宋茜听到这些话,显得有些困惑,转头看了一眼砾砾,砾砾则笑而不语。正是这份轻松的气氛,让宋茜心里放松,不再纠结我的家庭情况。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步行前往县城的美食街。
所谓美食街,其实只是一条十来家店铺的小街。今天是年初一,大部分商铺都未开张。我们扫视一圈,发现只有三家店铺开门,且出售的食物十分有限。问了老板娘才知道,她们只是为了迎接一些旅游客人而开门,并非为了赚钱。听到这,我心中不禁感慨,每个人做事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砾砾、宋茜和小妹各点了一大碗米粉,再配上老家的特产:特制辣酱,味道真是让人难以言喻。吃完米粉后,大家感觉身体舒畅许多,便开车前往县城的河边。此时正值冬季,河水几乎干涸,我们可以穿着鞋子在河床上嬉戏。我们游玩的地方属于我们村,这里还没有修建水泥护堤,依然是六十年代文革时期留下的土护堤。大年初一,几乎没有水的河床上,依然有不少人在玩耍。我们的车停在护堤上,看着砾砾和宋茜两个北方女孩在水边玩得不亦乐乎,我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阵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