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会亲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会亲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位大舅哥可是最不好惹的,比未来老丈人、丈母娘还吓人。

“等着!”

李天明说完就走了,没一会儿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点心。

“没瞧出来,你爸妈都饿着呢!”

老两口子刚才见李天明发火,还不知道是咋回事,看着递到面前的点心,连忙推辞。

“不用,不用,我们不饿,不饿!”

孙父说话带着很浓的南方口音。

“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叔,您老就别客气了!”

说着把点心塞到了孙父的手里。

要不是时间不赶趟,说什么也得请老两口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再出发。

“上车!”

拖拉机虽然没有公交车快,可能省几毛票钱为啥不省。

过日子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扶着孙父孙母上了车,李天明把拖拉机打着火。

“走了!”

一路回到李家台子,正好赶上电风扇厂下班。

“大莲,你咋……”

天生的话还没等说完,就看到了坐在车斗上的老夫妻。

“这是……”

“长宁的爸妈!”

天生闻言,连忙打招呼,又让张秀芝赶紧回去送信。

亲家第一次登门,家里不能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得着消息的李学工和石淑玲,赶紧忙活起来,会亲家这顿饭可不能马虎了。

打发天洪去苇海抓鱼,又让二兰子去找宋晓雨要了一条腊肉,石淑玲去自留地挑了些新鲜的蔬菜。

方艳梅闻讯也过来帮忙,一家人正忙活着,拖拉机已经到了家门口。

这一路过来,孙父孙母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未来儿媳妇的家到底啥样。

又宽又平的水泥板路,还有好多正在盖新房的人家。

和他们宁波的乡下比,李家台子简直不像农村。

尤其是,村口那个又高又大的房子,听李天明说,那是村里的集体企业。

现在北方的政策已经这么宽松了吗?

在他们那里,别说村办集体企业,就算是多种一亩菜,都要被当成Zb主义尾巴给割了。

等到了家门口,看着砖石的院墙,还有那三间大瓦房,孙父孙母的心里也渐渐活泛起来。

未来儿媳妇家里日子过得好,将来孙长宁的负担也能小一些。

“亲家,大老远的过来,长宁也没和我们打个招呼,快请进,请进!”

石淑玲也不是第一次会亲家了,不至于像当初和张秀芝父母见面的时候那么紧张。

“哦!好,好!”

孙父孙母看上去倒是有点儿紧张,被众人簇拥着进了屋。

看着屋里的陈设,顿时更加惊讶了。

他们在城里也有亲戚,可就是宁波市里的亲戚家,也没有这么阔气啊!

电风扇、收音机,柜子明显是新打的,墙上刷着大白,地上铺着青砖,每扇窗户都镶着玻璃。

这家人不会是地主吧?

李学工夫妇在屋里陪着孙父孙母说话,方艳梅带着宋晓雨和二兰子等人在堂屋做饭。

“大莲,你们咋跟着天明一道回来的?”

李天明去村支部交账了。

“等车的时候,正好遇上我哥了。”

方艳梅朝里屋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长宁爸妈对你态度咋样?”

虽说孙长宁家也是农村的,可毕竟是大学生,将来又是干部,无论咋说,大莲都算是高攀了。

大莲耷拉着脑袋,羞红了脸:“挺……挺好的!”

方艳梅见状笑道:“还不好意思了,不是你自己找婆家的时候了?”

“四婶儿!”

大莲慌得朝屋里看去,生怕这话被孙长宁的父母听见。

“你啊!大气点儿,咱家条件也不比他们家的差,你现在要是没了底气,往后日子咋过?”

大莲显然不懂这些,可又觉得方艳梅说得有道理。

“我……慢慢改!”

呵!

方艳梅笑了,指望这个侄女把性子改了,还不如多陪送些嫁妆呢。

想到大莲都要出嫁了,方艳梅的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的,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闺女。

“四婶儿,锅糊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