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捞尸人 > 第240章

第240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柳玉梅晓得这是在通知自己下一轮开始了,就走了出去,落座。

四个老太太面前,都迭着零钱,刘金霞面前的最厚实。

她是会算牌的,牌技好,基本每场都赢。

柳玉梅往往输得最多,主要是她打牌的心态,和小远陪阿璃下棋差不多,甚至更为夸张,她有时候乐得送人情,故意送牌给人家胡大牌,再一边嗑着瓜子看着人家兴高采烈的样子。

牌桌上另外两个老太太,算是常驻。

一个叫婆婆,老伴走得早,儿子没成婚前就当了烈士,家里就剩她一个了,有政府补贴慰问,她不用去种地也不愁生活,就是脾气古怪,以前常与村里人吵架,嗓门功夫一流。

被喊来这里打牌后,性格一下子变温和了,从未红过脸,还时常把上头给她的慰问品带过来,分给柳玉梅。

另一个姓王,年岁小点,李三江叫她“莲侯”,她儿子工地上干活出了事故,瘫在床,她就主动劝自己儿媳妇改嫁了,把一对孙子孙女自个儿留着了。

以往都是靠她和老伴种田维持家里生计、儿子药钱以及俩孙的上学开销,日子已经不能叫过得紧巴巴的了,这是实打实的农村破落户。

现在,她家最大的一笔进账……就是她在柳玉梅这里赢的钱,这收入,可比种地来得丰厚稳定多了。

没人是傻子,是有人牌打得烂容易输钱,但鲜有一直输钱还一直打的。

因此,每次开牌局时,王莲都是最早一个到的,常常带上家里种的菜或是到时节的糕和粽,然后搬桌子摆椅子,牌局散场时,哪怕刘姨就在旁边,她也要抢着来打扫收拾。

刘金霞以前在村里名声不好,需要留饭才能找到牌搭子,但柳玉梅显然比她豪气也自然得多。

以前她不晓得,后来才清楚,这世上真有这样一种人,你给她伏低做小、拍她马屁,不仅丝毫没有委屈感,反而还能觉得挺开心挺享受的。

王莲:“我家那口子的侄儿,派人带信儿了,说想要带一个伢儿过继过去。”

婆婆:“哪个侄儿”

王莲:“就是我男人他大哥的儿子。”

刘金霞:“哦,丁家大侯啊,你们两家不是早就不来往了么”

王莲家男人早年父母走得早,当哥哥的跟着跑船的走了,留下王莲家男人带着个妹妹,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后来小兄妹俩各自长大,日子渐渐步入正轨,可惜的是妹妹结婚后刚一年就生病走了。

兄弟俩,天各一方,倒是没完全失了联络,但也不怎么联络。

只知道丁家大侯现在混得很好,有自己的船,日子很红火。

王莲:“说是觉得我家困难,打算帮我们,把一个孩子领走。”

婆婆:“是他家那儿自己不能生吧。”

刘金霞:“觉得你家困难,早前你家出事时干什么去了。”

婆婆:“不是,莲侯,你不会真打算把孩子送出去吧”

柳玉梅抿了口茶,问道:“现在养不起么”

王莲忙道:“养得起,养得起,就是觉得那边条件更好些,伢儿以后也能……”

柳玉梅:“孩子想去么”

王莲:“俩孩子偷听到我跟他们爷说话了,当晚就哭着喊着不想被送出去。”

柳玉梅:“那就不送呗。”

刘金霞:“就是,这日子一天天地好过了,又饿不死人,一家人在一起不好么再说了,你家那个瘫在床上,你送走一个伢儿,等以后你们老两口不在了,你留个瘫子给一个伢儿照顾”

刘金霞这话说得难听了一点,但话糙理不糙。

王莲用力点点头:“那就不送了,不送了。”

婆婆:“真打算送人,不如直接送我哩,跟我儿子姓,还能留在村里。”

刘金霞好奇地问道:“咋,这政策收养的伢儿也能享受到”

婆婆笑道:“不晓得,大不了哭哭闹闹去。”

刘金霞:“这倒是。”

这时,李三江嘴里叼着烟,负着手回来了。

婆婆翻了记白眼,说道:“哎哟,论命好,谁能比得过他哟,同姓的爹妈爷奶都在,都能领回家去。

领就领吧,领回家一年,就拿了个状元。”

李三江吸了吸鼻子,对着厨房喊道:“婷侯啊!”

刘姨:“咋了,三江叔”

李三江:“家里醋坛子是不是漏了,咋一股子酸味儿呢!”

婆婆嘴唇抖动,无声地骂了几句,然后自己也笑了。

散场后,其她人都走了,王莲照旧留下来打扫。

柳玉梅在旁边坐着,铺开了设计衣服的画纸。

打扫完后,王莲凑到柳玉梅身边,小声道:“柳家姐姐……”

柳玉梅没接话,只是拿着毛笔画着样。

王莲:“柳家姐姐,你说以后伢儿要是长大了,会不会怪我们当初没把他们送去好人家享福”

柳玉梅:“这确实怪你们。”

王莲:“嗯,我和我家那口子,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柳玉梅:“怪你们没把孩子教好,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王莲怔住了。

柳玉梅:“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这世上,就没什么真过不去的坎儿。”

“我晓得了,柳家姐姐。”

这边散场没过多久,刘姨的声音就响起:

“吃晚饭啦!”

二楼房间里,李追远手里拿着阿璃刚画好的新版破煞符。

材料虽然还有,但新符的要求更高,画起来的难度和消耗也更大,因此即使是阿璃,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口气画出很多张符。

不过,符虽珍贵,但该试验还是得试验,不是怕符没效果,而是有时候效果太强烈把控不住的话,也会出问题。

只是刘姨已经喊吃晚饭了,李追远就懒得再去寻找其它试验对象,干脆把无字书翻开。

今天他还没压榨《邪书》,而且翻到第二页,发现上头猴子不见了,整页变为空白。

第一页的《邪书》,坐在牢房床上,变为一狼狈女子,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狼狈少女。

头发虽散乱,可披落在脸上的发丝却恰到好处,衬出一种我见犹怜。

李追远知道,这是《邪书》在故意投自己所好。

但它忘记了,或者说潜意识里忽略了,自己和阿璃玩在一起,是因为自己也是个孩子,与阿璃同龄。

李追远将新版破煞符,直接贴在了第一页。

“咔嚓……”

一声脆响传出,符纸碎裂飘落。

无字书到底是能被拿来当作与僵尸战斗的武器,十分坚硬,依旧毫发无伤。

但第一页中的“少女”,却被炸成了粉末。

效果很不错。

李追远将书合上,牵着阿璃的手,下楼去吃晚饭。

接下来一连几天,李追远都在陪着阿璃制符,他虽然自己不能画,但不是不能理解和钻研,二人联手后,阿璃的画符速度渐渐提了上来。

新一批牌位也正好到了,原料问题得到解决,接下来就是大量画制,进行团队符纸的换装了。

每天,李追远都会去大胡子家一趟,看看润生的野性激发程度以及阴萌的学习进度。

润生的野性快被激发得差不多了,他现在真如一头野兽一般,不停地捶打着阵法,这使得阴萌他们,不得不缩短至每隔俩小时就得去巡查一次,生怕一个疏忽,让这个疯魔状态下的润生跑了出来。

阴萌的进度很明显,她现在已经可以利用新鲜肉类进行献祭,孵化且掌控一群虫子了。

接下来,是想办法延长这些虫子的存在时间,以及如何将毒淬在这些虫子上,以增添这一秘术的威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阴萌是按照小远哥所说的,每次练习完后,就摆供桌给自己先祖做个祭道个歉。

因此,这些天里,大帝每天都能接到不知多少次的“歉意”。

而每天的第一次做祭后,酒碗里都会再次浮现出那四个字——归宗拜师。

这让李追远不再怀疑,几乎是可以笃定,大帝这就是在干预自己的走江!

大帝想要把如今的自己,直接推送到他那里去。

按照上一浪的新变化,下一浪的线索也应该会提前很早就给予,算一算,也是到时间了。

接下来,就看下一个出现的线索,是明确指向丰都,还是指向其它区域了。

如果指向的是丰都,说明大帝成功了,如果不是,那就意味着天道强硬摒退了来自大帝的干预。

作为当事人,李追远还真挺期待这买定离手后开盅结果。

回家途中,李追远看见了同样往回走的太爷,太爷在自言自语:“最近婷侯怎么买这么多的肉,没道理吃得完啊……”

“太爷。”

“小远侯。”

“太爷,你刚刚在说什么呢”

“没啥,在想着,壮壮和润生侯,啥时候能回来。”

家里的采买,都是刘姨负责,李三江只需月底与她结账。

这眼瞅着快到月底了,要是结账时多出了账目……李三江还是会认下给了的。

婷侯就是要贪,就让她贪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在李三江看来,反正以后还是一家人。

“太爷,润生哥上午打电话回来了,他说他想你了,也想山大爷了。我想,明天把山大爷请到家里吃个饭吧。”

虽说不年不节也没活儿的,把山炮请来挺奇怪的,但既然是自家小远侯提的,李三江直接点头道:

“成,你现在就去打电话给他村里,让他今晚就留肚子吧。”

“好的,太爷。”

明天,李追远准备着手,帮润生恢复意识了,山大爷在润生心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得把他请来压阵。

不用担心山大爷会不会发现,因为每次山大爷一来,都会和太爷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入夜。

李追远将阿璃送回东屋,自己则在书桌前复审了一下明日帮润生恢复意识的方案。

确认无误后,李追远伸了个懒腰,台灯的光,在此时忽明忽暗了几下。

不是台灯问题,也不是线路问题,事实上,台灯一直都亮度正常没有变化,刚刚起变化的,是李追远自己的感觉。

心有所感

自己与本体一同消化掉莲瓣和莲台内的力量后,居然已经可以做到这么敏感的程度么

先仔细回味了一番先前的感觉,然后,李追远开始思忖起来:

今晚会发生什么事

……

“彬哥,到时间了,我先去查看一下润生那里的阵法。”

“嗯,你去吧。”

两个小时的频率太高,林书友和阴萌不可能轮流交接班,干脆一人前半夜一人后半夜。

谭文彬没睡意,干脆就让林书友把自己推出来,晒晒月亮。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冷到一定程度后,月光也是能给人带来温暖的。

林书友跑回去了,谭文彬一个人缩着身子,坐在村道边的轮椅上。

这时,有两个人从远处走来,其中一人中年谢顶,头皮在月光下都能泛起油光。

另一个人身穿黑色长袍,留山羊须,梳着发式,左手别在身后竖着一把剑,身子挺直,应是一个道士。

“道长,真的是很不好意思,得劳烦您亲自跑一趟,都怪那家子,穷得都快吃不起饭,还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我让我带孩子去过好日子。”

“无妨,贫道帮你把那个孩子带走即可。”

“道长,不是一个,是两个,一个男娃儿一个女娃儿,男娃儿留家里给我继承香火,女娃儿送你道观里跟你修行。”

“两个”

“这是对娃儿们好撒,在这个家里,上学都会是个问题,日子过不好,又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未来怎么办哟我们这是去救扶他们,行善积德咧。”

“罢了罢了,谁叫你父亲曾对贫道有恩呢,既是贫道曾答应过的事,贫道自会帮你做到,两个就两个,全都带走。”

“这个点,他们家应该都睡着了。”

“睡不睡都无妨,贫道就算堂而皇之地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瞧不见贫道的存在。”

说这句话时,道长正好从路旁谭文彬的面前走过去,完全没发现,这里停着一辆轮椅,轮椅上还坐着一个人。

听这二人口音,明显是川渝那边的。

《走江行为规范》是会给伙伴们定期传阅的。

谭文彬心里一下子变得复杂沉重下来,心道:

难道真如小远哥所预测的那样,下一浪自己等人得去丰都了

不过很快,谭文彬就舒了口气,因为二人接下来的谈话。

“这里的气候,贫道我是真的不喜欢。”

“那是,哪可能比得上青城山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