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 第一百一十六课

第一百一十六课(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用金钱换取的和平不再,已经被这百余年间的安逸养废了的宋、宋人、宋朝廷,会成为什么样子?

……不敢想象。

宋之后的观众们只觉唏嘘,宋之前的却都心中沉沉,唯有正当两宋的人,心中滋味着实复杂难辨。

有人仰面长叹,有人默然流泪,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理直气壮。还能怎么样呢?

这个朝代的确是从一开始,就有着中老年般的暮气了。

李晓诗道: “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得宋朝内部得以稳定下来发展,百姓安享太平,宋朝的经济和农业都稳步发展起来;在军事上,却让宋朝从此不重兵戈,加上重文轻武、重文抑武的发展政策,宋朝的军事实力一降再降,彻底衰弱了下来,再无力面对任何的外来强敌,为之后北宋的灭亡、南宋的灭亡都埋下了祸根。

听着这样的话语,柴荣的表情异常平静。

即便在这数次战争中消耗掉名义上的“宋朝”的军队其实都要再加一个“这是从周世宗时期就累积的精英”的名头,他也很淡定。

宋这么废,跟他是没什么关系的,他还有时间,只要他能多坚持一下,撑住——不让它出现就好了。

把澶渊之盟的正负影响都总结了一下,这节课中属于辽和宋的部分总算结束了,李晓诗把课本翻

回前一页,跳回到第一部分的后半段内容。

“以上就是契丹族的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西夏——西夏政权的民族是党项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原本是羌族人的一支,在唐朝的时候,他们与中原的交流才逐渐变多了起来,于是也开始学习汉习俗礼仪等。

在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建立大夏政权,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李隆基:...

兴庆……府?

不是他的兴庆宫吗?

难道这个西夏把他的宫殿当都城?李晓诗:你想多了,兴庆府不在西安,在宁夏银川!!

她道:“在西夏建立后,元昊也仿照唐宋的制度,建立官制军制以及法律等等,又估计开垦荒野发展农业畜牧业,又和辽一样仿照汉字的比划建立了自己的文字。

都是老几样,和

辽当时做的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仓颉、能够去凭借想象做到无中生有。

创造字体这种事,还是借鉴周边有完整体系的邻居的成熟成果更容易点。

“元昊在称帝后,很多次主动带兵来打北宋。宋朝当时就只能被动挨打,损失十分惨重。不过好在西夏整个国家都比较小,而且所处的位置也不算太好,相对比较难发展,国力空虚,支持不了长期的战争,全国的百姓生活得都很困苦,再加上西夏不像宋这样一边可以直接临海、没有其他国家,西夏西边北边都有别的政权,他们整个的处境也都很危险。

后来,北宋和西夏和谈了,宋和西夏也签订了和平条约,不过这个条约听起来比澶渊之盟要体面一些,因为西夏答应解除自己的帝号、并且归还一定的侵略所得城池,还向宋朝称臣;宋朝则是把西夏的皇帝册封为西夏国主,并且同样每年给西夏岁币、开设榷场。”

“岁币也比辽要少上一些,给银七万两、茶叶三万斤、绢十五万匹,合计二十五万。”

赵匡胤:

好,没看错你们。

虽然没跟西夏国称兄道弟,但岁币给挺熟练哈?

A△

但气归气,别的不说,这个确实要比澶渊之盟听起来体面太多了。好歹西夏是称臣了,那给西夏的这些场面上也能说是“赐”的,面子是有了、全了。

虽然还是在用钱“买”和平,但总比那个打赢了还要给钱的要好吧?

真是气死他了。

李晓诗合上课本,总结道: “不管是西夏还是辽,他们和宋的战争基本就是到此为止了,他们这些都还是讲钱认钱的,宋朝的确可以拿钱和他们换来和平。

“宋朝会被这种安逸的氛围给养坏——但还是那句话,历史总是有两面性的,不止宋会这样,同样的,辽也会这样。当一个以游牧为生游牧发家的民族习惯了定居、享受习惯了和平稳定的生活,甚至被邻居长久地喂养,越活越安逸,那么百年下来,他们也会逐渐在这样的生活中忘却原本赖以求生的技能,他们会忘记怎么样去和猎物厮杀、和残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不管是一直以来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宋、还是在和平条约签订后逐渐也和宋趋于一致、并且成为了宋人北方一道天然屏障的辽,等到不吃这一套

的强敌出现,面对他们的、都将是毁灭的打击。

被人为圈养的海东青,不用去和疾风骤雨做斗争、不用去在死生边缘抢猎物,已经生疏了利爪和捕猎技巧,变得身壮膘肥、油光水滑,只等着人下一次的投喂——那么等到真正从残酷的风暴中厮杀而出的、拥有着完全野性的敌人出现时,它还能飞得起来吗?

还是化作一只只能嗷嗷待宰的肥美鸽子呢。

望着和往昔的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女真人,面对那来势凶猛的铁蹄,辽人脑海中的,会是曾经自己策马驰骋的自己么。

她根本不用明说,观众们可比她要适应古代生活多了,只透露了个边角,大家就差不多都能想到之后的结果了,不由唏嘘。

……可叹、可叹啊。

宋这也算是,用“养废”的方式、花了一百多年,成功“毁灭”了辽啊……当然,这是同归于尽式的毁灭。

李晓诗正了正坐姿,随口道: “这节课其实本来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其实北宋西夏辽这个时期还有很多事可以说的,嗯………下节课就到金和南宋了,之后应该是没机会了,所以我就简单挑几样‘趣事’讲一讲吧。

赵匡胤捧起参茶灌了一口:……这么快就到南宋了?!他还没准备好啊!能不能慢一点!!

讲!

管它什么事,多讲点,拖一拖时间,最好下次单独拆一次直播来讲!李晓诗: “唔,先说第一件吧。”

“辽国的萧太后,和她的丈夫,合葬陵墓叫做乾陵喔?”

李治:呀?

武则天:呀。

……别说,其实还挺像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