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射箭,我中意你 > 第77章 第 77 章

第77章 第 77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年后, 国家射箭队奥运选拔赛正式打响。

被试运动员为2027年8月到12月入队集训的队员共36人,要在2028年3月前完成两个阶段的选拔赛。

每个阶段三场比赛,按名次积分, 最终以国内选拔赛积分、国际比赛奖励积分、体能测试积分按一定公式相加,取总成绩前3名入选奥运队伍, 第4则作为替补, 随队进行接下来几个月的备战。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选拔赛调整了国际比赛奖励积分的加成比例, 大大提高了国内选拔赛积分的权重, 且国内选拔赛第二场积分比重大于第一场, 也就是更加看重运动员的当下成绩。

与此同时,选拔赛的形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每场比赛都由奥林匹克淘汰赛和三支箭附加赛两部分组成。

且都是在正规体育场按照正式比赛流程进行,并从旁设置观众造成各种真实干扰项。

2028年3月27日, 是第二阶段第三场选拔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

经过前8天的激烈争夺,实际上女队前3名已基本确定, 男队温随和张宇光也坐稳席位,目前的悬念在第3名彭越和第4名袁锰身上, 两者积分相差不多,尚有一争高下的余地。

最后一场选拔赛前, 袁锰的总积分为89.60,彭越的总积分为90.45。

然而彭越的这一成绩并不全是选拔赛表现获得, 他第一场选拔赛总积分仅为43.61, 比袁锰还低2分, 不过凭借去年在世界杯分站赛上的成绩, 帮助他拿到20的特殊加分。

在前面结束的第一阶段排名赛中, 彭越手感不错, 288支箭打出过2335环的好成绩,获得第二名的20个积分。袁锰则发挥欠佳,以2312环排第四。

后来袁锰才逐渐找回状态,发挥出极佳水准,一共拿到53个积分。彭越仅获得38积分,差距明显。

而在27日下午进行的淘汰赛中,袁锰进入状态较快,一路杀进决赛,再度拿到20个积分,彭越则以3比7在半决赛落败,滑落至第四位,仅拿到13的排名积分。

去年世锦赛选拔赛中仅次于温随的国家队老将,在本次获得特批参加第二阶段的资格,但今天仍没能走出第一阶段落选的阴影,持续低迷表现,仅排在参赛选手中第十位,疑受响片综合征困扰,目前无法再参加比赛。

最终袁锰后来居上,因为在关键最后一场选拔赛中的优异表现,力压彭越搭上奥运会的“末班车”。

至此,奥运会男子3人名单初步定下,温随、张宇光、袁锰,彭越作为替补。

按照赛程,4月13日、14日将进行混合团体选拔,6名选手通过两天比赛,选出男、女各一人参加奥运会混团比赛,不出意外这两人应该是温随和孟君洁。

除去女队有一位老队员外,本次奥运会几乎全新人阵容,同时男队也是历届奥运会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阵容。

第一次组会,领队李衍存宣布了最终成团名单,席舟作为三名教练员之一,也在出征之列。

会上,射箭中心主任表达顾虑,这次队伍参赛经验明显不足,外界舆论并不看好。

但李衍存教练却说,“以往我们用的队员也有很多观众不满,状态明明不行还硬是让他们上,似乎就觉得比赛经验越丰富越靠谱,其实并不是这样,状态不好就是状态不好,我们要承认以往队里的问题,打不好就该被淘汰,让更有潜力的人上,比赛经验可以积累,但不是越积累就越强,本身不行,再多积累也没用。而且我们用成绩说话,这几个年轻人就是很强,我相信他们。”

这次是打破了一直以来求稳的重心,决定放手一搏,让年轻人去闯了。

**

7月18日下午,国家射箭队一行随大部队抵达本届奥运会举办地日本名屋市。

距离正式比赛日还有一周时间,这周不再进行高强度的激烈训练,主要以适应场地环境、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为主。

由于这次队里大部分是新人,领队首先强调的还是比赛场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问题。

温随和张宇光国际比赛经验相对丰富,个性也更稳当,这方面袁锰稍欠缺一些。

到个人排位赛前夜,男队小会时,席舟又单独跟队员们讲了几个细节。

“明天比赛提前到场、充分热身,检查器械。虽然我们经过万全的准备,但再小概率事件都有发生的可能,必须做好预案。如果明天比赛前,临时发现器械故障,有时间就迅速更换备用器械,来不及就利用手中器械把箭射出去,不要慌张。”

“你们都是专业的运动员,但既然比赛就不可能没有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尽快松弛肌肉调整呼吸,重新起射。排位赛时间通常是足够的,淘汰赛时间短,遇到黄灯一定要冷静,稳、准、快、狠完成动作。”

席舟顿了顿,视线扫过几个年轻人,见他们点头,又接着道,“除了我们这边的突发状况,来自外界的干扰是更需要注意的。闪光灯、喝倒彩就不用说了,平时训练都有强化,现在讲的是裁判,如果……”

他神情严肃,这次比赛的主裁判是韩国人,主场在日本,这两个都是主要竞争对手。

“如果出现裁判不公正,大家务必要保持头脑清醒,情绪冷静,千万不能感情用事,这些事情我们教练会去处理,你们要做的就是专心比赛,别的都不要考虑。”

席舟说着特意看向袁锰,袁锰表情一凛,“我明白,教练!”

“还有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有一年大运会,计时器出故障,倒计时突然停止,这种情况虽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但也提醒你们,万一倒计时意外暂停,不要盲目起射,听从裁判安排,这种情况不会判你超时犯规,但箭一旦离开三米以外,环数多少就是多少了。”

“总之就一个原则,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暗示自己,头脑冷静,深呼吸,安静、安静、再安静,认真对待每一支箭,预祝你们都取得好成绩!”

队员们依次跟席舟击掌,然后各回房间休息,温随出去后却又折返。

席舟还开着门,见他进来,指着手机笑道,“我消息还没发出去。”

“觉得你好像有话要跟我说。”

“被你看出来了……”

席舟确实有个担忧,之前队里安排比赛方案的时候就考虑过这点,他明白温随自己肯定也有数,但总免不了担心。

“应该在后两个比赛日再提醒你的,但刚刚讲到裁判的问题,这些天我们也会注意观察裁判的风格,你只管比赛,32强后看对手的情况,也许是我们多虑了。”

“不管是不是多虑,我都会注意的,你放心。”

温随伸出手,被席舟握住,他眨眼微笑,“谢谢教练借我勇气。”

**

7月25日,第一个比赛日上午,女子个人排位赛,孟君洁661环位列第13,另两位队员分别在26和28位。

下午男子个人排位赛,温随702环位列第1,同时刷新72箭总成绩世界纪录。

张宇光发挥出色,686环位列第9,突破了他个人在国际赛事排位阶段的最好名次。

袁锰表现前低后高,似乎开始还没完全进入比赛状态,后面才找到手感,目前总成绩只排到第35。但就他的大赛经验而言,已经算得上不错了。

首日赛后队医给大家进行肩颈放松,当被张宇光问及后半程怎么调整的,袁锰表示自己受到席舟的特别“洗脑式”指导。

“开局顺利以平常心对待,按自己动作程序射下去。开局不顺不急不躁,查找原因迅速判断,确定对策扭转局面。”

张宇光闻言恍然,“那你这样讲,我也被特别指导过。席教练给我总结的是,领先保持平常心,敢字当头,要有必胜的霸气。落后冷静,保持信心不放弃,用心射好每支箭。”

这是讲打团战,按照预定方案,张宇光打二箭位,温随和袁锰首末箭位置目前是暂定,需要看袁锰实际在赛场上的表现。

但教练团倾向于温随打首箭,对手越强越要打出气势,就看袁锰能不能稳得住末位。

所以席舟这也算针对每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全方位开小灶。

不过排名赛第35这个名次还是让袁锰心里直打鼓,周围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气场太强,开始确实多少露怯。

晚上,袁锰在床上打滚睡不着,明天是混合团体的比赛,他不参赛只观战,一时忍不住想东想西。

“今天的表现不满意?”

温随从对侧床上转过身,袁锰眨巴眼睛,“打扰你休息了。”

“没有,还早。”

他随哥难得对他这么柔声细语,袁锰成功破防,究竟是把心里的小委屈倒出来,“我今天的名次在男队女队里都是最低的,好丢人啊。”

那个“啊”字刚落音,就听温随淡声道,“不丢人。”

这话说得平静,其实哪怕他稍微带上点安慰的口吻,那感觉都不一样,但袁锰居然奇异地从中体会到一种绝对信任,没来由地踏实了。

“真的吗?”

“以前世界第一的韩国人李贤殊在12年奥运会排名赛两次破世界纪录,平均环数9.708,后面1/8赛却被荷兰人刷下去。20年也是世界第一的美国人埃里,1:7惨败给澳大利亚,止步16强。还是那场比赛,世界女子第一的印度选手迪佩卡首轮没闯过淘汰赛,连32强都没进。”

那些各国顶尖选手典型赛事的比分情况,就在温随脑子里,当反面教材信手拈来。

袁锰关注点却有点跑偏,越听眼睛瞪得越大,“随哥,你刚说话语气好像席舟前辈!”

温随:“……”

“再说点再说点,我爱听!我现在急需鼓励,实践证明我还有机会,那理论上呢?快接着给分析分析?”

搁往常温随是会直接甩给他两个字“睡觉”的,但这回没遭住袁锰那期待巴巴的眼神,或许真是潜移默化了席舟的好脾气。

“排名赛能进32强就可以了,淘汰赛箭数少,局胜制偶然性很大,你在72支箭的排位赛脱一个靶,对成绩造成的损失因素是1.3%,如果在5局15支箭的淘汰赛中脱一个靶,损失因素6.6%,是排名赛的5倍,如果没打满5局,那单支箭损失因素就更大了。”

“所以数据表明,淘汰赛偶然性很大,你的机会也很大,现在够清楚了吗?”温随打了个哈欠。

“够够够,太够了,”袁锰点头如捣蒜,“有理有据。”

他鼓鼓掌,边鼓边歪头作疑惑状,“不过,你跟席舟前辈真的说得一模一样哎,你们俩……”

奥运村特供大枕头扔过来,阻断了袁锰贱兮兮的话头,他抱住枕头四仰八叉仰躺下去。

“哎呦,我说你俩心有灵犀还不行么?啧,这酸臭味儿,等拿了奖牌我也要处对象去,一天天的羡慕死谁呢!”

听到这“大声”式自言自语,温随本已闭上的眼睛忽的睁开,恰巧袁锰从枕头后探出半颗脑袋,笑眼眯眯看他。

温随眼里的惊讶渐渐消退,像是湖面重又恢复沉静无波,但却映了星星在里面,闪烁着粼粼光亮。

“……袁锰,谢谢你。”

“说什么傻话呢?咱俩可是铁哥们儿!”

袁锰被温随的目光盯得有点慌,表面像是受不了这种煽情,夸张地做了个抖鸡皮疙瘩的动作,翻过身去,嗡声嗡气嘟囔,“快睡觉,明天比赛我还要给你和孟姐加油呐!”

这会儿要是陶嘉在,估计又要说,“别看某些人那么大块头,一脸熊样,其实内心可多愁善感了。”

**

7月26日,第二个比赛日。

上午混合团体1/8比赛,温随与孟君洁以5比1轻松淘汰荷兰队进入八强。

下午首战遭遇劲旅意大利队,在第一局对手先胜的情况下,第二局打成平局,但之后连赢两局5比3取胜。

紧接着半决赛的对手是日本队,两人延续了1/4战意大利的水准,势如破竹,以让人意想不到的6:0收割了对手。

金牌赛在铜牌赛之后,下午4点半到5点进行,作为近几届才新增的奥运项目,混合团体一直是铁打的韩国夺金点。

中国队原本预期目标是夺牌,但以目前在赛场展露出的实力,这枚射箭项目首金也势必要争上一争。

开局温随和孟君洁都发挥得相当漂亮,各自以一支10环加一支9环箭拿下第一局,第二局温随和对方男选手都是两支10环,孟君洁则射中两支9环,而韩国女选手出现失误,打了个8加7,第二局仍是中国队获胜。

自此中国以4比0大比分领先优势迈进第三局,按照团体赛先5先赢的规则,第三局中国只要平局就可以5比1取胜。

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第三局孟君洁也出现了连续失误,第二箭打出7环远箭,让韩国队抓住机会扳回一局,比分变为4比2。

第三局和第四局中间,温随与孟君洁互相低头说着什么。

李衍存等几位教练员在旁观战,并未上前,虽然有失误,但现在显然不到做技术指导的时候,运动员比赛中途独立应战,最忌受教练员干扰,他们能做的只是做好外围协调工作。

不过席舟见李衍存神色,也猜到眼下这局面,教练们是想到上上届亚运会女子团体的情形了。

中国队常年被韩国队压制,总被戏称万年老二,不仅在观众眼里如此,就连中国队员自己其实也仿佛形成这种思维定势。

这种潜意识很容易催生百折不挠的意志,且多数遇到的是逆境,往往队员就很能抗压,但另外的,在面对韩国时一旦遇到难得的顺境,反而队员却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打了。

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团体胜韩国,中国几乎都是逆风翻盘绝地反击,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而上上届亚运会,中韩女团决赛,第一局韩国队头3支箭射出三支10环,以满环30环的成绩完美开局。

这样的成绩给中国队带来很大压力,但中国队顶住压力,同样射出两个10环和一个9环。

后来剩下三支箭两队都是29环,中国队虽然6箭相加第一局仍然惜败,但气势上没输。

第二局韩国六箭54环,中国56环反胜。第三局韩国57环,中国队保持绝佳状态打出60环满环,连赢两局抢下赛点。

这个时候中国队无论是比分、心理还是气势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只要姑娘们延续这种状态再射六支箭,就将再一次战胜韩国队创造历史。

然而,第四局中国却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失误,不仅首箭只有8环,二箭位也跟了一支7环,哪怕末箭顶住压力打出9环,最后却没能止住颓势,遗憾丢了第四局,让韩国队4比4扳平。

最后中国队也没有像刚开局时顶住压力,给对手有力的还击。反而在心理上持续波动,在决箭时只射出两个9环和一个8环,被对手两支10环箭抢走几乎已到手边的那枚宝贵金牌。

同样的事情在更早时家门口举办的那届亚运会上也出现过,那次是淘汰赛规则更改以前,中国队甚至被拖了两场加赛,最后输掉比赛,真是让几代射箭人扼腕叹息。

回到本次比赛赛场,随着裁判发令,双方重新归位,因为上一局落后,这次温随先射,倒计时开始读秒。

他未曾犹豫,只用15秒完成出箭,行云流水再次命中10环。

这次比上回更快,席舟看出他是在给队友留出时间。

孟君洁跟着的这箭命中8环,状态有所回升。

韩国队男女二人各自命中9环,暂时是平局状态。

第四局第二组箭,温随第一支箭仍是10环,孟君洁随即站到起射线前,也果断搭箭拉弓,场上观众包括韩国队在内都紧紧盯着她这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